当前位置:首页 > 优资讯 >> 优少年 >>> 正文
优少年
中国传奇女孩,继续追梦旅程
2013-07-22 13:07:00

\
图:谭秋韵在哥大宿舍楼前

 谭秋韵,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毕业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校生,北京国际儿童合唱团与YOOKNET的活动代言人。当年,她放弃高考,参与社会公益,同时被8所美国名校录取。受到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被誉为“中国传奇女生”。
\
图:2012年,身着YOOKNET校服,接受采访的谭秋韵
\
图:北京国际儿童合唱团在奥地利著名的金色大厅演出

 2013年8月,YOOKNET将继续支持北京国际儿童合唱团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20周年庆典活动,而放假回国的谭秋韵,也继续忙前跑后地协助合唱团演出等各种公益活动。时隔一年,优卡再次采访了这个年轻、开朗、坚定、执着追梦的女孩,谭秋韵。
\
图:2013年,在《纽约时报》实习的谭秋韵

 1、现在在哥大学习什么专业?课程多么,压力大么?

我在哥大打算学习经济与政治学,我认为这两门学科可以让我对于社会科学领域有个相对宏观的理解。我们每学期平均选择4-6门课程,我两学期都选择了5门,虽然看起来课程数目不是很多,但作业量、阅读量都非常大,需要自己规划时间来完成,又因为周围同学都非常优秀,还是有一定学业压力的。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自我管理,高效的完成任务。

2、 最喜欢哪门课程?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课程是Literature Humanities,哥大核心课程之一的文学与人文课。我们从古希腊《荷马史诗》读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从柏拉图读到《傲慢与偏见》,这门课真的是让我如痴如醉。我觉得这不仅是对西方文学史的初步了解,更多是对这些西方人视为文化传统的知识精髓有所体验。慢慢你就会发现这是西方世界的共同语言,有太多艺术作品、建筑和后人的学术观点基于这些东西。而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本和其中探讨的话题具有某种永恒性,是人类社会中从古至今都不可忽视的,比如生死、命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出于对这门课的巨大热情,我和同学在北京和上海开办了名为会饮沙龙的读书讨论会活动,希望把这种研讨会式的互动讨论方法和这些伟大的文学作品和国内的同学们分享。

3、谈谈对哥大的印象吧,有没有什么事让你印象深刻,感触深刻?

印象深刻的事当然有很多。我觉得让我最有感触的还是我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他们都非常有才华,做事也非常投入和富有热情。我总能从他们身上受到很多启发。

住在我对门的同学几乎是个工程天才,他在宿舍用木材和水泵自制了一个喷泉,在插卡的房门上自己安装了一个密码锁,还在万圣节做了一个会发光的钢铁侠标志放在胸口;有个印度同学在高中就自己创业,制作了一个网站帮助当地农民销售农产品;还有个热爱摄影的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

他们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全心投入,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才华,都活的很精彩。这些每个人的独特性难以用排名或者GPA一类量化的标准衡量,却在美国被充分认可。我想,这不仅启发了我们中国学生应当更加活出自我,全心追求想做的事,也提醒了我们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不该是成绩这样唯一的。


\

\
图:谭秋韵拍摄的哥大校园风景

 4、一年多的学习生活,你觉得国内外教育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你欣赏的?什么是你不太适应或者不太能接受的?

我觉得美国教育强调的一点便是让学生独立找到答案的能力。我想其中涉及两点,一个是独立找寻的过程,一个是这答案也并不唯一。这种能力可以归为所谓的“批判性思维”。

当然,谈到独立性,这也有大学和中学的区别。但我认为这种独立而辩证的学术态度还是很有价值的。我记得第一学期写第一篇论文前,我找到教授向他请教该如何解读论文题目,含义模糊的词句应该如何理解等等。教授很简洁的做了解答,却加上一句:“这些其实是你应该去思考的。”他说这就是布置这类作业的目的,锻炼我们自己做学术决定的自信。

第一次去找教授答疑便得到这样的回答让我有些小失落,但细想确实非常有道理。大多问题,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都是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这样的态度才给予了学生机会去体验完整的思考过程。

5、独自求学,遇到过什么印象深刻的困难么?如何去克服?

感冒生病的时候,或者论文截止之前在图书馆写到天亮的时候吧。我觉得也没什么特别的克服办法,就是坚持挺过去。下一次有相似作业的时候规划好时间,争取有更高的效率。但通宵达旦的学习也是大学的一种体验,之后回想起来也会为努力奋斗过才得到一些不错的成绩而自豪的。

6、在国内学习时,当学生会主席、参加北京国际儿童合唱团、参加泰国读书节,你的课余活动非常丰富,在国外还参加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么?

因为对传媒感兴趣,我参加了哥大校报Columbia Spectator的新闻和摄影部,负责采访写稿、编辑照片等等。作为校报记者我可以用观察者的身份更深入的体验和理解身边的大学生活,我报道了国际刑事法庭主席的演讲,采访了教学主任,拍摄了市长竞选论坛和毕业典礼等等。哥大这样的学校各类活动和机会很多,就看你如何选择了。

我还参加了一个叫做Double Discovery的公益项目,给高中生做数学辅导。我觉得公益还是应当在繁忙的学业之余坚持,也可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赋予更多意义。

7、身边有来自各个国家、不同背景和不同文化的学生,会有摩擦么?是否能相互融入?

或多或少的摩擦肯定会有,但比起摩擦,更常见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相处模式需要磨合。不过有件事让我印象比较深。有一次学校里公映《逃离德黑兰》(Argo)这部奥斯克获奖影片。放映后我的一个伊朗朋友就很不高兴,她觉得影片把伊朗人刻画成了只会上街游行愤怒呼号的暴民,没有体现任何正常生活的场景。她说伊朗人其实很友善很热情,喜欢在马路上大声开着音响呼啸而过,也喜欢一家人和睦的做饭闲聊。主办这个公映的也是我的同学。虽然这个伊朗同学没有和他直接说什么,但这个主办同学很敏锐的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向伊朗同学道歉了,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

还有一件事闹得比较沸沸扬扬。一个校橄榄球队的运动员在一天晚上侮辱欺负一个亚裔学生和他的朋友,还因此被定义为hate crime (仇视性犯罪)被上诉拘留了。为此所有校领导、运动队教练和学生组织都出来发表声明,说为此感到惭愧,要改造哥大风气等等。其实哥大已经是一个比较多元和包容的群体了,但由此见得在美国种族问题的敏感度。
\

\
图:谭秋韵拍摄的哥大校园风景

 8、这一年的大学生活带给你最大的收获和感悟是什么?

我想首先是对于知识和智力生活更强烈的好奇心。大学的知识除了是对高中基础学科的延续和深入,还有更多的广度,课上会探讨许多我个人很感兴趣的话题。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也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去用不同学科的视角理解世界。在这里,我发现很多知识点都不再是生硬的记忆内容,而是可以让我们深受启发的观点精华,也感到这个世界上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需要始终保持这样虚心和满心好奇的态度才行。

此外,在与身边同学的相处中,我也感受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选择的更多可能性。我们身边有信仰基督教的同学、女权主义者、同性恋同学……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约束自己的标准都非常不同,这也可以让我换个角度去看一些习以为常的传统观念。

9、公益与环保在国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而国内则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别?从哪些方面更改进现阶段国内公民这种环保认知,进而改变其行为?

在这里我就把环保意识作为公益意识的一个分支来讨论了。我觉得国内公益意识的缺失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文化观念现状共同决定的。国外也有过污染严重、贫富差异悬殊、急于发展、一切“向钱看”的阶段。只有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人们才会放慢脚步去留意一个社会是否具有人文关怀,人们做事是否符合道德准则。另一方面,这也有中国传统价值观近些年受到西方观念冲击,在改革开放务实求发展的大背景下功利求快之心盛行的影响。

对于如何改善,我认为这样的意识形成是一种水滴石穿的过程,可以从制度和观念两个角度来说。从制度角度,国家在放宽对公益组织的约束,地方政府和不少民间公益组织也有很好的互动。例如媒体人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项目,每天3元的标准给贫困学生供应营养午餐的项目,最终便政府采纳和推广。在“中国特色”的环境下,这确实是一种高效而实际的方式。

从观念角度,我觉得每一个热衷公益事业的人都是一颗火种,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当我刚接触公益的时候发现这和我们每年学雷锋扫扫地是很不同的,公益事业需要志愿者们很投入的工作、思考,当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进而也可以给社会带来很多改变。当人们相信公益的力量才会为之投入。“红十字会”一类的大型公益组织因为接二连三的腐败事件引发人们对于公益广泛的不信任,因此我觉得中国公益事业的希望和活力在民间。在年轻人之中,公益组织的影响力正在并会持续扩大。

10、是否有对未来的规划?从事哪方面职业,并如何去做准备?

我对于传媒、金融等方向比较感兴趣。我这个假期在一家电视台做了实习,学习了新闻编辑制片的过程,如何让画面更好的展现事件,以及如何寻找一条新闻中的重点和热点等。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我还准备多看些书积累一下,了解这个行业里相对成功的人士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这个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会。有句话说,没有航向,任何方向都是逆风。所以我认为,尽早明确职业方向有利于让我们对这个行业更加有准备,所以这也是我正在努力的目标。

11、对也想要出国求学的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建议?

1)有方法的学习标准化考试
对于出国留学来说,参加SAT、托福一类的标准化考试是一道重要关卡,通过了不代表即将一帆风顺,但没得到满意成绩却会处处受阻。因此,我觉得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反思、有智慧的进行学习。例如有人适合通过做阅读背单词,有人适合题海战术,有人适合通过总结错题举一反三,我认为多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上再贵的辅导课都有用。
 
2)丰富和充实自己,找到自己的独特性
我觉得国外大学喜欢有故事的、精彩的学生。可以打动人的申请文书一定是因为其中有你对于一件事、一本书、一个人真挚的感情和热忱。所以我觉得应当充分的发扬自己的特长,在你感兴趣的事上多投入时间和精力,成为这一方面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3)完全开放的面对新的文化
到国外之后,我们不应该把自己封锁在中国学生的小圈子里,而应多和背景、观点不同的同学接触,打开自己的眼界。但也不需要盲目为了社交而失去学习和生活的重心。这是一种找寻生活平衡的过程。在出国后重新给自己一个定位,找到自我的过程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成长。


优编辑:访谈,让我们更了解谭秋韵这个年轻女孩的丰富内心。今天,有更多的中国青少年,像谭秋韵一样,让目光不再仅仅停留在课本,让脚步迈出了教室之外。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关注身边、关注社会、改变世界。他们,就是当下的青少年领袖。优卡,期望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中国涌现出更多这样优秀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