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资讯 >> 优教育 >>> 正文
优教育
“立其大者,小不能夺”—四中璞瑅分校校长校园文化建设
2015-01-02 17:22:53

\

北京四中璞瑅分校徐加胜校长: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我今天大概要说两个问题,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二是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原则。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似乎不是一个基层校长,或者是文化建设者该思考的问题,但我认为,这其实对我们来讲很重要。因为孟子说过一句话我一直特别喜欢,孟子说:“立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矣”,就是做人做事,最根本的东西一旦确定,在工作的过程中,可能很多不必要的犹豫亦或是迷茫都不再有了。

 

第一是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建设一直很重要,但这段时间尤为重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的倡导。其实校园文化建设,它不过是我们这个国家大的生存背景下一个小的缩影,我们国家也在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者一个微观一个宏观,其实是一样的。

为什么要做,我说两个词,第一个是方向。这个国家它的文化方向往哪走,它的政治领域形成风格的方向往哪走,相对于学校的文化建设而言,整个学校的发展方向是往哪走。

第二个词是凝聚力。我们现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其实是在新时期提出一个新的意识形态,希望通过这个意识形态能够达到凝聚民心,凝聚国人的目的。我们学校的文化建设也是这样,我们用什么办法能够凝聚我们的学生、教工团队、家长包括周围的社会资源?我觉得这两个可能就是文化建设的核心意义,明白它的意义,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很多事情就不会那么复杂。

 

第二是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原则

如何实现方向?其实这个方向就是转化的方向。因为文化这个词,关键在化而不在文。“文化”这个词其实出自《周易》:“圣人关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最早的我们的圣人、部落首领或者民族领袖,他们的两个思维指向。一个是了解我们外部的世界,从而指导我们在面对自然界的时候更从容的生存,另外一个是当我们人类作为一个有觉知的个体,知道我们和那些动物不一样,独立于其他生命的时候,当人是一个概念的时候,那你的特点在哪。


所谓文就是现象,天文就是天上的现象,人文就是人的现象。我们这一代人所创立的人文,用它去教化下一代,这就是个过程,其实文化关键是用我们的文明成果去改变一些东西。我们学校的文化,我们的方向在哪,如果校园文化不能提出一些明确的方向,这个文化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提出了方向它要有一个载体——是什么在变。按着学校的特点,学校文化的载体就是学生,我们认可的学生方向是往哪走,教职工群体往哪走,管理往哪走,对家长群体有一种什么样的期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表述,如果没有这种表述,那么下面的一些东西肯定会流于形式。如果有了这些表述之后,整个校园的硬件文化建设如何呈现这种方向的转化性,活动如何体现你的引导。

 

比如四中,我们对四中学生的期待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勤奋、严谨、质朴的平民风格,另外一个就是敢于担当,生命纯净的贵族格局。这两个东西提出来以后,哪些活动在支撑学校对学生这个方向的引导。所有的关于转化明确的表达和硬件、软件制度、活动应该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这个系统是牢牢指向这几个方面的转化的。如果它不是一个系统,是随心的,校园里的这个建筑我觉得需要动一动,那个角落需要变一变,这个学生最近有这样的问题,我需要调整一下,那整个完全是杂乱的。所谓系统最核心的特点就是有机结合而非无序并存,走进校园你看它是不是一个有机的校园,关键在于方向,和围绕这个方向所做的一套东西。

 

然后再说凝聚。如果想达到凝聚,首先一定要有独特性。就像我们会很清楚的看到这一次政府和国家大的行为,它开始把中国人这个概念,中国这个理论要素,从某种程度上,和我们的社会主义要素平级。中国人的概念和社会主义的概念同样重要,为什么?因为这是我们的独特性。包括优卡所倡导的关于服装的文化符号,一个道理,我们的文化要好,首先它要有一个独特。

 

关于独特要从哪找,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从学校的传统中去找,文化建设离不开这个学校的传统,离不开整个民族大的传统背景。我特别喜欢王阳明的一句话“抛却自家无尽藏持钵沿街效贫儿”。你什么都有,你不需要放弃自己,盲目的模仿别人,学校要有自身的文明主体性。四中是一所很好的学校,但即使是一般的学校,也应很清楚我的独特性在哪,优劣是第二价值判断,独特是第一价值判断。独特在哪很重要,独特要从传统中去找,哪怕传统很短,也要去挖掘、去解释。所以我认为这就是凝聚,如何达到凝聚,文化建设就强调这样的独特性。

 

其次就是要合理。文化建设要达到凝聚力,必须是对的,不能是错的。对就是要有一个普世的东西。毫无疑问,在教育当中有些东西是对的,那就应该去坚持,融化到你的文化里,它需要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文化传统需要注意新的情况。


《论语》中有句话叫“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觉得现在很多人都把这句话很狭隘的理解,好像在说学生要多学几遍才能了解新的知识,其实不是这个意思。这句话出自《为政》一篇,关于温故而知新,在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好的注脚,就是后人的一种注解:“不温故而欲知新者,其病也妄;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其病也庸”,如果一个人不回顾过去,他说他能够了解未来,这个人一定是狂妄的,但如果你了解梳理了过去却不能在一个新的时代关口,做出新的判断,新的选择,融入新的元素,这个人是一个很平庸的人。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狂者和庸者,在我们校园文化建设中,肯定也会有很多这样的,我不说狂者和庸者,也会有这种狂和庸的状态,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新的东西,从四中到丰台去办分校,当我们的理念在这片土地上如何去发芽生根的时候,很重要的原因其实就考虑到“新”的元素。
 

最后我要说的是文化既然要化,关键在于互动。很多学校做了文化建设,你会发现,学生根本就不理你,学生不理你,你如何去化他,这是一个问题。文要化人,其实人又继续化文,文就是现象,就是我们用已经积攒的这些文明资源去教化下一代;在下一代的发展中,又产生新的更能彰显人类文明的文,这个文又会接着去化下一代人,下一代人又会形成新的东西。所以从哲学上来讲人是不存在的,人只存在于概念之中。举个例子,就像圆,话筒是圆的,其实话筒不是圆的,真正的圆只存在于概念之中,在一个平面上,到一个点距离相同的点的集合就是一个圆,所有的圆放大足够倍,一定是一个不规则的封闭图形,但是有了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无限制的去创造圆。

 

同理,人也从来不是圆满的概念,始终是一代又一代人去彰显这个人,然后去给人这个定义增加新的元素,有的元素会被抛弃,有的元素会进来。大家都明白,在历史当中,所谓的优雅和文明都在不停的变化,所以我想在我们文化建设当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感受,这非常重要。你的改变,就要观察学生的状态,当学生有了新的变化,一定要把学生和教职工群体所体现的元素再融入到文化传统当中,一个传统之所以生生不息,就是因为它从来都不是闭合的。

 

四中始终在改变,不改变的四中一定不会成为四中,任何优秀传统也都是这样,所以一定要考虑到,在这个系统当中,你要教化的对象,它反过来提供给你的那些更优秀的元素,一定要容纳到你的系统当中,没有新就没有发展。这就是我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点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