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资讯 >> 优新闻 >>> 正文
优新闻
致青春,中国校服百年变迁
2015-05-05 11:11:50
中国最权威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报关于校服的报道——致青春,中国校服百年变迁

\
 
近日,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了一件中国校服(图中中间位置),他们认为,这是中国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博物馆表示将会永远收藏这件校服,并且称赞其非常实用、舒服。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左传•定公十年》
纵观我国校服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特定的校服央视。校服不仅起着约束和凝聚的作用,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在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华大地,学校统一着装的风气,亦源起已久。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授学时,便要求学生青衣青帽,穿戴整齐,以示尊师重道。到明清时期,儒生文士男子服饰,大多青布直身的宽袖长衣,头戴四方平定巾,更是出现进士服、儒士服及乌纱帽等。

\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校服文化起源于辛亥革命以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却打开了西方文化涌入的大门。
\

民国1916年,林徽因(右一)与表姐妹们的合影。她们身上穿的是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中式上衣,配西式百褶裙,裙摆及膝,黑袜皮鞋。校服在当时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尤其是女性校服的出现。
\

四五十年代,人民翻身当家做主,历史翻开崭新的篇章。全国人民都流行穿起了干部服、列宁装,灰蓝成为主要色调。《青春万岁》里北京女七中学生“白上衣配蓝裤子”校服装束,成为当时学生中的爆款。
\

六七十年代,把白衬衣扎在长裤的裤腰带里,整体造型干净利落,便成为了很多学校的校服首选。到七八十年代后期,衬衣配蓝裤的穿法越来越流行,相比四五十年代,此时的裤子更多为深蓝色。

\
1965年,“人民小学红色小民兵”合影,能够看出当年校服的风格特色。

\
70年代,白衬衣配蓝裤的校服开始流行。
 
\
八九十年代起,统一穿着的“面口袋”校服开始进入视线,而这样的校服也成为现在很多80后的回忆。
 
\

进入21世纪后,运动服以其宽松舒适的优点成为学生校服的主流。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校服对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校服便开始有了更多的意蕴,从款式和风格来讲也更为多样化。

\
2007年6月26日,香港街头的中学生
 
\
 
2008年5月15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颖林学校学生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该校学生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且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家乡在四川。

\
2013年9月9日,江苏省南京市,一所学校里玩耍游戏的小学生。
 
\
2014年3月25日,米歇尔在成都七中,学校校服十分抢眼。
 
2010年,当优卡公司设计制作的北京四中校服正式穿在了学生身上时,在学校和社会间引起了巨大反响,“最牛校服”、“最美校服”、“最时髦校服”、“最齐全校服”的惊呼不绝于耳。

\

\

\

\

\
2014年4月2日,江苏省南京市,一所小学校园里身穿校服的小学生。
 
\
2014年4月8日,河南省郑州市,身着英伦范儿校服的学生。
 
最后的话
 
目前,校服已经成为校园里的一种独特文化,它代表着校园独特的品牌,并成为了宣扬校园精神与品质的有力传播途径。
 
当学生身着校服之时,他们在心中应当充斥着一种独有的情怀,而这种情怀,正式文化承载于心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