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资讯 >> 优教育 >>> 正文
优教育
中国这么好,我干嘛还要辞职举家移居加拿大?
2017-06-01 17:40:52

去年夏天,我们一家三口把多年的北京生活,压缩成六个托运行李,一股脑扔上了飞机(对了,还有一堆随身包裹——空姐看到前后左右挂满包裹的我踉踉跄跄爬上飞机时,惊讶得嘴都合不拢了)。我们的目的地是加拿大温哥华。

温哥华是我和孩子妈曾经学习、生活和工作过数年的地方,几乎可以算作我们的第二故乡。逛过几十个国家几百个城市,想不出比温哥华更适合我们移居的地方了,所以就义无反顾地杀回了这里(以后有空时我会详细介绍温哥华的好与不好)。
 \

飞越加拿大的海岸山脉



亲戚朋友多有不解:现在国内生活水平这么高,干嘛走啊?父母一大把年纪,就这么扔下不管啦?如果为了孩子接受西式教育,在国内上国际学校不就得了?为什么不能老婆陪孩子在加拿大读书、你在国内挣钱?国内工作这么好,去加拿大能找到工作吗?……



人的生活如果都能像考试解题那么简单直接就好了。移居海外的人群,也各有各的不同原因和动机。我只能尝试解答一下亲戚朋友们的提问,说说我个人的考虑,也算是有个交代吧!



【生活水准】


现在国内的生活水平确实很高了,和我2000年出国读书时相比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孩子妈第一次出国的时间更早,90年代上半段;国内现在的生活水准和她当年出国时相比,更是宛如两个世界。
 
但,物质条件不是决定生活水平的唯一。有些东西,恐怕无论多有钱,多有权,只要不移居,就无法真正长期享受。
 
比如,干净的空气。在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评选出的全球32座PM2.5年均指数小于5的城市中,三分之二来自加拿大;空气质量最好的10个城市中,8个来自加拿大,其中又以温哥华为最佳。



—— 我和儿子的呼吸系统都有问题。在北京时每次看到灰蒙蒙的天空,看到爆表的指数,真心有一种绝望的感觉。小时候最痛恨冬天的刺骨寒风,没想到长大了就算是零下十度都天天盼着八级大风。

\

温哥华的 Kitslano 海滩



比如,安全放心的食品。2016年,在针对34个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进行的食品安全排名中,加拿大再度荣获世界第一。



—— 我家不住中南海,没有特供食品。就算是咬咬牙购买有机食品或者进口食品,也常常发现有造假的嫌疑。我认识的一些农村朋友,都明确告诉我他们自己吃的蔬菜和水果必须是单独种植的;而一些钱比较多的朋友,也选择在国外购买中国出口的名贵中药材和茅台(由于中国的食品出口属强制检验,基本没有假货)。



比如,可以随时找个安静的地方欣赏波光粼粼中的落日和漫天彩霞;或者在城里找一块绿草地踢球、找一片大森林徒步;或者上午去山上滑雪,下午到海边划橡皮艇(最后这一点是温哥华独有的奢华享受)。



—— 对于习惯了纸醉金迷的人来说,这些恐怕根本就不是享受;但对于我这样热爱自然和户外运动的人而言,这简直就是天堂。

\

西温哥华的灯塔公园



比如,秩序井然的交通。开车时不必为时刻防止别人加塞插队而血压上升,走路时不必担心汽车不为自己让行。



—— 习惯于享受特权、托人情找关系的同胞或许很不适应总统/总理买咖啡都要排队的社会环境(在这里只有残疾人才处处享有特权)。恰巧我是一个尊重秩序的人。在一个秩序时常被人为破坏的环境里,我会有一种抓狂的感觉。


......


在这里,都是不论富有或贫穷,不论政治精英或平头百姓,都可以平等享受的高品质生活。无论开宾利,还是开20年旧的N手丰田花冠;不论你是市长,还是流浪汉;不论住山顶别墅,还是和人合租地下室,每个人都可以享有上面的这一切,每个人的人格都是一样的平等高傲,谁都可以不care谁。



【父母】


到我们这个年龄,父母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孩子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移居海外,就要在陪伴父母和培养孩子之间,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我感谢我们的父母,当年离开了相对落后的老家来到北京,离开了他们的父母,却给了我们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正因为这样,对于我们今天做出的选择,尽管不舍,父母却都能理解和支持。



移居海外的朋友,很多会选择把父母也一同办理移民。但不少移居的父母在国外过的并不开心,因为语言障碍,因为缺少朋友,因为人老思故土。以我对父母的了解,就算把他们移民出国,他们也不会过得开心。再者,与目前耗时漫长的父母团聚移民申请相比,为父母申请十年签证反而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

来访的父母在家门口的森林中漫步



好在我们的长辈身体都还不错;好在我们都不是独生子女,还有亲人在国内照应;好在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十个小时就能飞回北京。我衷心希望菩萨保佑我们的父母一直健康,长命百岁;我也一再试图让倔强的父母真正认识到,他们的健康,就是对子女最大的支持。



【子女教育】


说到底,移居加拿大,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在这个时点带孩子出国,不是为了替他做出选择,而是希望他在未来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在他成年后,他可以自主选择做中国公民,还是加拿大公民;回到中国生活,还是在加拿大生活,或者去往更广阔的其他地方。



其实在国内时儿子有机会就读海淀区的一所著名小学,但为了避免他过早承受变态压力,我们刻意选择了一所普通学校。虽不是名校,师资也非常出色,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还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尽管我们为孩子规避了“名校”的过度压力,但有些东西却难以回避——比如整体教育体系对分数和升学的片面追求(导致高分低能成为普遍现象);比如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的严重撕裂(孩子们从小被教育要诚实守信,但校墙外的社会却截然相反)。



—— 有朋友问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上国际学校?很简单,因为我们希望他学好中文母语。也许是孤陋寡闻,但我们见过的一些国际学校的小朋友都只愿意说英文、不愿说中文。一旦习惯于说英语,想再学好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中文,几乎是 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况且,国际学校也无法改变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这一事实。



在儿子已经读完国内小学五年级、打下一定中文基础的情况下,我们带他来到加拿大,正是希望他尽可能兼顾东西两种教育的优势。很多朋友建议等孩子读完中学再出国不迟。我们认为,那时孩子的人生观已基本成形,想学好英语或许不难,但想从骨子里理解西方文化已经有较大难度。

\
儿子的棒球队取得了锦标赛冠军



加拿大的教育水平在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和美国类似,这里的教育方式更多地是鼓励孩子培养学习的兴趣,而不是中国式的填鸭教育。如果从孩子的终身发展来衡量,就会发现,培养他们的兴趣,远比在读书阶段取得高分重要得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北美的中小学生在基础知识测试中平均水平远低于中国的同龄人,但他们进入大学、毕业工作后,取得的学术和创业成果却遥遥领先(社会体系的差异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在此不便展开)。



—— 我想起来在加拿大读研究生时,一个朋友在同一所学校读经济学博士。他们的博士班入学时几乎一半都是中国学生,但读到第二、第三年时,中国学生已所剩无几。为什么?太难太苦。中国学生往往出于家庭或同学的压力、能够拿奖学金、回避找工作的困难、甚至是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各种原因选择读这个博士学位,而他们同班的西方学生,大多是出于真正的兴趣。两相对比,谁能走得更远,一目了然。



更重要的是,与培养兴趣相关但又不止于兴趣,我们希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首先需要孩子具有敢于怀疑、挑战权威的精神。显而易见,局限在国内的教育体系和社会环境里很难做到这一点。



—— 我当年出国读书时,已经在国内读完本科并工作了几年,早已习惯了国内学校的教条、工作单位里对上级的无条件服从、以及新闻联播灌输的思维模式。出国后突然来到一个不受束缚的思想环境中,那种巨大的冲击感至今仍记忆犹新。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再重复我的弯路。我希望他能更早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
儿子的足球队参加冬季联赛,风雨无阻


【一人海外陪读,一人国内挣钱】


是啊,为什么不能像很多移民的朋友那样,孩子妈在国外陪读、自己在国内挣钱?
 
嗯,听上去不错,但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孩子正处于进入青春期的阶段,又是初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里,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只有母亲长期陪在身边、逢年过节才能见到父亲,对于我们这个情商欠缺、心智发育迟缓的儿子来说,恐怕会经历比同龄人更多的困难。尽管我算不上是个优秀父亲,但我希望在这个我儿子仍然需要父亲支持的阶段,我还能站在他的身边。等他到了根本不爱搭理我的年龄,我想亲近他都没有机会了。

\

另外,我和孩子妈自打相好就没长期分开过。她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如果一人在加拿大,一人在国内,我不知道孩子妈能不能坚持下来,反正我对自己的控制力是没有信心的。国内诱惑这么多,我这个人自制力又那么差,搞不好一家人就变成了两家人,那岂不是和移居海外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工作】
 
为人父母,总希望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在充分调研、并让孩子亲身参加了国内外的游学营地后,我创建了“Far Reach 远达游学”,精选北美本地经营多年的优质国际营地及游学项目,摒弃中国游客观光团性质和各项中间费用,直接对接国内用户和境外学校、营地机构,让国内的孩子们能够真正从营地和游学中获得成长、真正体验到和各国小伙伴共度美好时光的快乐。

\
夏令营里来自各个国家的学员


除了推广优质游学及冬夏令营项目,我们更会在公众号里分享北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点滴体会,还会分享儿子在这边的成长历程。希望对有意移居北美、送孩子到海外留学的朋友有所借鉴。有兴趣的朋友快快关注我们吧!
 
 \
    
图文:Frank Liu
注: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供稿
 
作者简介:
Frank Liu,拥有多年的北美及亚洲金融领域的工作经验,曾担任多家投资机构高管。持有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的MBA学位、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经济学士学位,以及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证书。作为加拿大 Far Reach International 公司的创始人,致力于推广北美特色教育项目和冬夏令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