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姐儿的大学同学杜梵有一个5岁的女儿。除非有特殊情况,这个总喜欢歪头笑的小姑娘,周六是这样度过的——每个周六的10点,她都会被妈妈准时带到一个综合Mall,先去3层上一个小时的舞蹈班,然后再去隔壁叮叮咚咚地完成一堂钢琴课。
午饭时刻是小姑娘的最爱,这座综合Mall的4层有各种好吃的,杜梵从不吝惜让自己的女儿大快朵颐。
这也经常是她说服女儿下午继续留在Mall里上课的条件——因为14:00,这位上进的妈妈还为女儿精挑细选了一堂美术课。
直到有一天,喜欢歪头笑的小姑娘累得只剩下了歪头,壹姐儿直接建议杜梵给小娃“减减负”,可她拒绝的也很直接,然后抛给壹姐儿一份中关村二小校长刘刚的演讲。
演讲中援引了一份来自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的调查,被调查者是5万多本科毕业生。其中,有一个问题是问,“什么知识最有用?”
毕业1-5年的回答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认为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
这让杜梵对前段时间朋友圈刷屏的另一段演讲更加心有戚戚然(呃,杜梵同学显然是一位演讲爱好者)。
演讲者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他提醒道:如果未来一个人缺乏艺术修养,还想取得成功,Ta所遇到的困难和我们这一代没受过像样高等教育的人遇到的困难一个样。
“艺术哎,未来唯一不会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业,未来成功的入场券,我可得为妞妞未雨绸缪。”
很显然,被“艺术”砸中神经的,除了中关村二小校长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身份背书。
更重要的是,它击中了杜梵对于孩子未来职业以及所谓成功不确定性的焦虑感。
而这种焦虑让杜同学忽略了刘刚演讲里的另外一句话:“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培养身心、品行全面发展的人。”
如果对于孩子来说,艺术学习不是为了未来的职业选择,但又会对未来的人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让诸多大学毕业16年以上的美国人将最有用的一票投向“艺术”,那么,艺术教育到底是什么呢?
艺术的“有用”是一种什么“用”?当我们的孩子在学艺术时,他们到底又在学什么?
壹姐儿从来都是一个求甚解的人,为了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清楚,最近,发起了一项关于艺术教育的调查,并采访了诸多从事儿童艺术教育的专家。
在回收的几百份问卷里,98.1%的父母认为,学习艺术“有用”。
显然,艺术学习已经浓缩进入孩子们的生活,成为中国中产阶层父母为娃们安排的一个教育标配。
但当壹姐儿继续追问有用是为何用时,事情起了有意思的变化。大家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诉求,但功利型和迷茫型这两条主线从来都必不可少。
如同下面这几幅漫画里所描述的景象,一些过于功利的父母,想通过让孩子接受技法上的学习,在绘画比赛中取得名次,以此作为进入名校的加分项。
功利型 Ⅰ 号家长:
功利型 Ⅱ 号家长:
另一类迷茫型父母则焦虑地随大流,不知道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也不晓得让孩子接受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把他们送进教室,被动地接受着各种信息的轰炸。
迷茫型 Ⅰ 号家长:
迷茫型 Ⅱ 号家长:
在知名画家、儿童艺术教育专家姬炤华看来,把考试加分作为学习艺术的目的,就如同为返券而吃饭一样,是在丢西瓜捡芝麻。
因为让孩子(尤其8岁之前)学习技法,是一种伤仲永式的“拔苗助长”。
脑科学以及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早有表明——8岁之后的孩子才能用逻辑思维整合自己的思想,才有可能对技法和色彩能进行系统的学习。
这些事情在8岁之前教给孩子,他们也可以画得很像,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以前培养的一些小画家,长大以后,他们所谓的天才就消失了。”艾涂图CEO王琰认可8岁的年龄分界线。
每个孩子天生都会画画,他们用画画来表达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受,好奇心和思考。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用过早引入技法学习,对孩子的创造力将是一种扼杀。
王琰拿出两幅大象绘画作品举例,她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更形象地描述小孩子在艺术教育中学习和发展的到底是什么。
这两幅图画,其中一副是大家常见的简笔画,大象线条浑圆,有鼻有眼,是成人眼里一幅很完整的作品。
另一幅则黑乎乎、毛茸茸,看起来还臭烘烘,作者是位4岁的小朋友,她用自己的方式来分享她看到的大象外形和感受,有视觉、有触觉、有味觉。
在王琰看来,艺术教育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艺术没有对错,也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鼓励孩子去冒险,去认识世界。
如果不干预,孩子就会呈现出各种独一无二解决方案的可能。
所以,画画本身的价值不是要让孩子成为画家,而是自主地表达、独立地思考、综合地解决问题。
如果用技法来替代,则会损失掉艺术教育最有价值的部分。
这也恰如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恩菲德所说:“如果孩子能够从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长大后的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已达成。”
事实上,迷茫型父母和功利型父母是精神上的表亲,他们和功利型父母一样,也不清楚艺术教育的本质。尽管这俩“表亲”的出发点不同,但结局很可能殊途同归。
因为不了解或是随大流,导致不能提供甚至破坏给孩子的支持性环境,带来的可能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扼杀的结果。
如果不清楚这一点,稀里糊涂的行为,反而不如什么都不做。
也有不少父母,与功利型父母和迷茫型父母都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他们意识到,解放孩子思想的重要性,却很容易一不小心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下面的这幅漫画是一个典型案例,爸爸鼓励孩子放飞自我,让孩子随心所欲地画,以为这样就是为他们插上了想象力的翅膀。
在壹父母调查中,这类父母占到了54.7%。
彻底放手型家长:
家长们认可孩子需要被尊重,认可艺术教育可以给孩子带来想象力和创造力,王琰认为,这种变化是一种好现象。
但她提醒,想象力是需要培养的,需要不断给到环境和材料支持的,而不是放手什么都不做。
否则,被这些觉醒的父母们所珍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可能在孩子长大的那一天,消失不见。
姬炤华也同样强调,创造力和想象力必须要有知识积累,如果没有可持续的引导,以及环境、材料和知识的累积,想象力不会内化成孩子的能力。
除了审美,艺术教育所培养的创新思维核心,不是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想象,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一样,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来培养。
现在,答案已经很清晰了,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过程教育。
一个在过程艺术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止拥有真正的艺术素养,更呈现出一种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同杜梵以及我们在调查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大多数父母一样,他们只是觉得艺术有用,但对艺术的理解,要么窄化、要么泛化。
其实,真正的艺术教育,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好奇心、实验精神、冒险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协作沟通能力以及多元的文化意识。
这其实是我们的孩子能够超越眼前的局限,到达诗和远方的能力。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刘刚在演讲中结尾的那段话:
“在艺术教育的滋养中,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出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将来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在哪里生活,这段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将陪伴孩子们的一生。”
从这个意义上看,艺术教育某种程度上也是现有公立教育一个强有力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