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资讯 >> 优伙伴 >>> 正文
优伙伴
北京中学2017•中华文化寻根之旅•内蒙行,探访 莫尔道嘎
2017-08-04 17:19:36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源泉。做为地球上陆地生态的主体,人类的祖先曾经在这绿色的拥抱中度过一段漫长的岁月,这里,是人类最初赖以生存的摇篮。
大兴安岭,是中国北方游猎部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 也是东胡、鲜卑、契丹、蒙古民族起源的摇篮。“假如呼伦贝尔草原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闹市,那么大兴安岭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幽静的后院”。这是1960年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到大兴安岭的断言。随着近期考古的发现及历史研究的整体推进, 翦伯赞先生判断的准确性从不同角度逐步得到了印证。 
\


内蒙行第三天,我们从蒙古族发祥地室韦镇出发,一路扎进大兴安岭深处的莫尔道嘎国家深林公园,探访蒙古族这团“永恒之火”和这个“马背民族”之历史发展的“幽静后院”。一路上,同学们由当地林业专家带领,进入林场小工队的贮木场,在林场工人的指导下,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循环参与用肩膀扛直木、用斧子劈圆木和用铁锯锯整木的“林区铁人三项赛”,以实际劳动体验林业工人的辛劳与智慧,并在历史专家指导下,在“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的国家森林公园林海深处,经“红豆破”“雷击木”“一目九岭”等著名景点,识别和重走当年成吉思汗大军走过的“鹿道”。最后入住大兴安岭北段西坡,被誉为“中国冷极”的根河小镇。

同学日志摘选


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胡珺
 
如果说,在呼伦贝尔的土地之上是一望无际的绿色,那么在这一望无际的绿色边沿,与之相连的是一片广袤无边的森林,人们唤其为:中国的绿肺——大兴安岭。在我们心目中,针叶林、白桦林、与许多其他不同种类的林木,便成为了这片山岭的天然主人。但在这样的深山老林之中,我们却显然忘记了这样一类人的存在:伐木工人——绿色的劳动者。
巨大的实木架在了我们面前,生锈的刀片诉说着这片森林曾经的故事,当然还有一队队摩拳擦掌的人们在旁边兴奋地等待。立在旁边的长锯在同学们的使用下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力学的知识在这一情况下却也没能解开大家的难题——实在是锯不动。后来,我们好像明白了阅历课程所承载的意义:生活永远是最为深奥而难懂的一门课,而它,你却要学一辈子。这是那个大大的锯子所为我们留下的财富。
“刘海砍樵”的经典桥段让眼前的劳动场景变得更加生机盎然。老师和同学们在旁边随便唱着“号子”,几位男同学坚持不懈地劈着木头,可是木头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瞅我没用。
就在这时“斧头帮”帮主的上场掀起了这一个环节的高潮。只见刘校右手拿斧,左手挥动,为大家简单地解释如何砍柴,只听一声“噼里”又一声“啪啦”,原封不动的木桩缺口一下子被劈开。目瞪口呆,哑口无言。这样一来,大家的积极性更高,沈老师一马当先,虽然第一斧出师不利,但第二次的运功却出了成效。本来就想尝试的同学,更加心急地拿着斧头不放,大有一种木头不劈、死不罢休的气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这个劳动现场,得到了一种别样的诠释。
就在我们“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有一些人却在旁边默默保护着我们。“光头强”的形象是这些人的代称,人们总享受着他们的劳动成果,但又在指责着这些人的滥砍滥伐。人们总是忘记这些人所处环境的恶劣,工作的艰辛,甚至是来自陌生人异样的眼光。但他们却用毅力与坚守岗位的定力告诉着我们,这里是他们的家,他们也是这里的忠诚守护者。没有人愿意背上莫须有的骂名,但他们却依旧默默辛苦地工作,从过去的伐木工,到现在的护林员,他们仍旧在在这片土地之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在这里,在那里,在我们所有人的心里……… 

\


林场活动有感
姚无双
 
直到现在,我的胳膊都还依然能明显感受到阵阵酸痛。回想一遍,大概也就只能“归功”于上午的林场“铁人三项”了。
不管怎样,这是我,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第一次真正走进林场,第一次用两人大锯,第一次用斧子劈木头,第一次四人协力抬走一根圆木。
我深刻地记得当自己从上一个同学手里接过斧头,正准备劈木头时的感受。我本想帅气地拿过斧头,上来就砍,像平常在电视电影中看的那样,一气呵成。然而,显然我失败了,或者更准确地说,在刚拿过斧头的那一瞬间,整个计划就失败了。我像是一只身上被绑了石块的鸟,奋力挣扎着,才勉强找到平衡。我站稳身子,聚精会神地盯着地上的一小段木头,一圈圈年轮像是他邪恶的坏笑。我缓缓举起斧头,用尽全身力气,让自己看起来没有那么摇晃。 “啪”,终于我成功地将斧头砸在了木头......前面的石子地上。我只好再一次次重复之前的那一套动作,最终砍下了窄窄一小条木头,那感觉和用裁纸刀裁下来的没什么两样。
当我还依旧回忆着自己的“英勇战绩”时,一位当地的爷爷不知从哪里,拿出了一件终极武器——电锯。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呢,那位爷爷便已然锯下来三四块整片的圆木砧板了。现代社会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这样一个现代科技逐渐代替传统工艺的年代,越来越少的人能够接触到传统手工的技艺,就好比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看到砍树时使用铁锯一下一下人工锯下来的?
这也导致越来越少的人能够意识到传统工艺的酸甜苦辣。
如果这次学校没有安排这个体验项目,可能我一辈子都无法体会甚至想象到用锯子、斧子、木棍来干活有多么辛苦劳累。这些工具也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野,以后会越来越少地接触这些东西。
像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于这些物品的唯一印象或许就来自于电视剧电影之类的媒体。而在我印象中锯木头之类的工作虽然是辛苦的,但真实体验之后才发现,它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困难许多。
虽然被搞得腰酸背疼,但这终究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许多东西,你以为你知道就开始妄下结论,但事情的真相,或者说更深一层的体会,必须要亲身经历以后才会得知。
 
林区作业有感
贺筱汀
 
早在此次阅历课程前,我就对草原这边的林业资源有所耳闻。我们现在所住的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森林覆盖率达到91.7%,森林面积有174.5万公顷,堪称中国之最。而其主要树种包括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以及山扬等,都是坚硬、耐用的优质木材。今天游览以后,更是深以为然,只记得今天是在行车的颠簸中过去的,无论何时抬头看向窗外,都是穿插着白桦树的兴安落叶松群和郁郁葱葱的森林,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根河的木材贸易及木材加工制造业发达,市里分布着许多林场小工队,我们今天就去到了其中一个。
在工队风情园中,木材上是永远的主角,我们今天一共体验了三种作业。第一项是“扛木头”,当地有着专门为它所造的工具:一根长长的木棒下面垂着两个铁钩子,可以分别勾住木材的两端,固定住它。每当要运输木材时,两个人在前扛起木棒,两个人在后扛起另一根,这样既省力又有效率;第二项是“锯木头”,拿起最原始的锯子,两个人分别站在木材的两侧,来回拉锯。锯木头看着简单,可真正操作起来有着许多的技巧和学问,若不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恐怕锯半天也只是白费力气;第三项是“劈木头”,需要极大的力气,每次都要抡圆了斧子再劈下去,才能使木桩子一分为二。
作为一个城市孩子,这样体验林业工人工作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我很珍惜。今天仅仅是一两个小时的作业,我的胳膊和双腿就已经有些酸痛了,而那些真正的工人们,每天至少要搬运十几根木材,劈几十根柴火,锯不可计数的木材,他们付出的是多于我们十倍百倍的汗水和努力,极其艰辛与不易。
所以最后,我想向这些工人们致以敬意,真的辛苦了!
 
 
那只被高高举起的对讲机
赵天琪
 
穿越林场的路上,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愣愣地看着前排那只一直高高举起的,握着对讲机的手,竟忘了看窗外的景色。
那是下午,坐大巴车游览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我们是三辆车前后相继一起走。大巴车一边在大兴安岭穿梭,地陪导游一边在车上讲解。但是,最了解这里的地陪导游吴校长坐在一号头车上,为了让三辆车的学生都能收听他的讲解,老师们最初计划用无线接收器和耳机。但是后来发现,只要三辆车距离稍远,接收器就收不到信号了,可是,林区道路狭窄,出于安全考虑,又不适合车辆距离过近。于是,老师们商议过后决定采用对讲机系统,来使另外两辆车能同时接收讲解。然后,吴校长拿着扩音器坐在第一排讲了起来。坐在旁边的刘校高高地举起了右手,手里拿着对讲机收音。蒙古的历史,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便都从这小小的对讲机中传来。
多少个山峰出现又消失在远处,多少高耸入云的树木随着行驶而向后倒去,多少片云朵掠过天空,老师的手里仍拿着对讲机,高高地举着。走过了窄窄的林间小路,转过了一座又一座突兀的山岭便道,走过几条汩汩流淌的蜿蜒小溪,又走上盘环曲折的曲折山路,老师的手里仍拿着对讲机,高高地举着。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老师的对讲机从右手换到左手,又换回到右手,就一直这样高高举着。
我在一车,我看到的只有刘校一人举着那对讲机。但是,二号车、三号车上的老师,他们也一定和刘校做着一样的事,他们也一直举着那只对讲机,并借助紧贴的麦克把声音传给整辆车厢。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事我们没看见的。我们没看见,在这次游历前老师和旅行社沟通了多少次,才能让我们有那么多体验蒙古包搭建和锯木伐木的机会;我们没看见,老师绞尽脑汁设计了多少活动,只为了让我们有更大的深度体验和额外收获;我们看不见,每天晚上老师们整理照片、行程要一直到深夜;我们没看见……那只手,那只是一只高高举起的,拿着对讲机的手,然而,我看到的又何止是一只手,那是老师的一份苦心啊。
于是,我全神贯注地听着讲解,我想,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感谢。  
\

内蒙杂谈
田思远
 
我极偏爱木质结构的房子,它散发出一种潮湿与阳光并行不悖的气味,很是让人着迷,朴素而和谐的装点与这气味共存,给人以“它在对我微笑”的美好错觉。置身屋内,淡黄的颜色与清晨时分窗外透来的阳光相映成趣,让人似乎置身于一片正在深呼吸的广袤丛林里。仅一木屋,似乎便满足了我对于森林林清晨的幻想,原来口渴之于一杯水,远胜过一片汪洋。
很有幸,能恰巧观望到中俄边境的一次日出,虽然仅仅是在房屋内远眺,但我已然十分知足,并感觉风味十足。这日出的情景不再壮烈而雄伟,却有直击人心的魄力。恰如《冬牧场》一书描写的那般:“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是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独月亮像一个梦。”在这日月交替的强烈反差中,在蓝天与黑幕的轮回与更迭中,一股有穿透力的美感弥漫开来……
我的思绪仍停留在前些天草原的空旷与豁达,直到于车窗外陡见高大挺拔的松柏,方才有了已经走入大兴安岭森林的觉悟。上午,在一处不知名的地方,体验了锯木、劈木桩、搬木头等一系列林区劳动。颇值得一提的是那树皮被锯开时从中一涌而出的飞虫和还蜷缩在其间的不知是哪种甲虫的幼虫着实将还坐在树干上的我吓了一个趔趄。看着红白相间的甲虫在面前嗡嗡的飞行;体积算是庞大,而且又因为一道道纹路显得更加臃肿的肉虫;拥有黑色的外壳,意外的反光度从而让人望而却步不敢靠近,生怕其暴起伤人的黝黑甲虫……我不禁联想到这虫有多么厉害,其中蕴涵了多少与它小小体积不成正比的强大力量,以至于能够凭借单薄的身躯和无助得可以被随时被抓走碾死的低微姿态恐吓到比它无论肉体力量与思想力量(或称为某种属灵的奇特力量)都强上无数倍的—人。
一时间,思绪如同决堤洪水一般迸发而出:若我能有这般奇特的能力,以至于所有掠食者都对我望而却步,所有侵略者都在我面前停滞,我的存在将作为绝对的威慑以杜绝一切战争与悲伤的存在,甚至将成为被神化的救世主!
走进森林,那儿有着一片巨大沙漏一样的轻微响动,料想是虫与菌的微响啃食了大地上的所有沉默。树很高大,是我似乎认识但又绝对叫不出名字的树,但偶见的被砍伐过的树桩与一旁高大的树形成对比,心中莫名有些感激——无他,感激于树以生命的消逝为我们带来光与热,坚固与美……若地球是母亲,那树木可能便是母亲赐予人类的第一口甘美的乳汁,助人类从木工开始一步步繁衍和壮大。几从树是林,几林广茂的树无序的排列那便是一片森,而大兴安岭则应是一处远大于森的天然林场,在这样一片生机盎然中,养育了不知多少匆忙到来而又匆匆离去的生灵,唯有这片土地,这片森林,这无数生灵的家,这从来亘古不变,且见证了无数生灵,族群乃至种族兴衰的历史教科书——森林,养育并见证着一切。 

我的“鲁滨逊漂流记”初体验
岳海天

顺着内蒙古草原疾行,你会进入一片无边无际的森林。在那片森林中,你能从大自然的回响中,找到原始朴实的生活和心中掩藏已久的野性。
我曾想着能跟鲁滨逊一样,用自己做的斧子砍木头,做个木头房子。等到站在广袤的大兴安岭工队风情园林中的空地上,对着劈了半天根本纹丝不动的一截树桩发了好半天愣,我才发现这个愿望,相当地不现实。
一截砍倒的树干压得我肩膀剧痛,树皮里钻出的虫子又让不少男生惊叫连连。一个面相粗犷的大汉,接过一把油锯麻利地切下一块木料,像一块古铜色的奖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想,拥有如此熟练的手法,想必是小工队的扛把子。他们用桦树做船,不用一根铆钉;他们用兽皮做衣,没有机械的流水线。他们靠天吃饭,靠地生存,他们与我们眼中恶劣的自然抗争,最终竟也懂得了我们靠科学研究和惨痛教训才明白的人地和谐。
只是这些森林中的强者现在的生活状态令人堪忧。年轻一代人大量流失,老一代人被百般劝说搬离山林。但有些人留下了,如大兴安岭的参天大树般扎根进内蒙古芳香的土壤中。他们竭尽全力守护最后一位萨满;他们竭尽全力守住最后一个打猎的技艺;他们竭尽全力守住伐木的独特技巧......他们用祖先的技艺坚强屹立于原始山林之中,饮甘泉食野味,侣鱼虾而友麋鹿。他们过着城市人所不曾拥有的生活,更加艰辛,但更加精彩。我想,他们并不比坐在写字楼里的白领差,他们也不必忙碌于学业的我们差。只不过,我们在成长于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环境,学习着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而他们,在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存,如何自力更生。同样艰辛,同样平等。
难以回避的问题是,他们已经走到了改变或被社会淘汰的关键时刻。不离开山林,也许代表的是较差的医疗条件,断水断电,一贫如洗的恶劣情况。只是我们依然珍视他们宝贵的文化。他们的文化是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鉴证,如同我们小时候的作业本,不愿遗弃。于是我们致力于保留他们的生活习俗,他们的精湛技艺。建立博物馆让展品的历史随时间静静地流淌,也许是最好的方法。
\

林场的沉静
翟与宁
 
林场深藏在大兴安岭广袤的森林之中,本不是一处繁华的地方。而愈是时间的流逝,这里竟然就愈是沉静了。
林场周围是无垠的大森林,高大而且密集的树木将林场紧紧地围住。这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为林场自然而纯粹的环境创造了条件。沿着一条狭长的公路,走近林场,才发现这里人少而且设施简陋。几间低矮的平房前,圈养着一些家畜,几个林场工人站在一堆圆木前,等候着我们的到来。林场俨然是一座僻静的田园小镇,倒不像是一处喧闹的,伐木工作的地方了。
我们成为这里唯一的来客,也暂时打破了这里的沉静。林场工人们似乎很少遇到这样多的客人,兴致勃勃地为我们讲解、示范,还热情地与我们聊天。据他们所讲,林场近年来响应国家政策,停止了一切伐木作业,山里不会再响起阵阵熟悉的伐木声,山下也不再见到一队队的工人在热火朝天地劳动。此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林场工人们靠伐木维持生计也越发的困难了,许多人都选择离开林场,投入到繁华的城市中去。林场愈发变的沉静起来,隐约竟呈现出一副衰败的光景来。
看得出来,林场工人如果要改变他们的生活,那么就必须将林场开发为旅游观光景点,供游人们参观游览。林场如果要继续保持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那么就必须避免因为旅游开发而导致环境恶化。这是每一个林场工人的心结,也是这片林场潜藏着的顽疾。
林场不像是一处没有生命的地方,而更像是一个活着的生命。她有苦恼,也有快乐,她为她的未来而心忧,也为她的沉静而自豪。许多年来,她都安静地生活在森林之中,供养生活于此的人们。
 林场依然沉静着,或者是愈发沉静着。在最深的矛盾与挣扎中,林场迎来了新一天的落日,余晖遍洒,沉静地睡去……
\

自创诗词欣赏
 
草原行
郑荔文
               
这里
有不一样的云
不一样的
草地
河流
 
风吹的猎猎
听得见
牛羊的叫声
看得到
骏马的奔腾
 
白天
我们在敖包旁
搭起帐篷
太阳
就给了我们火一样的热情
 
夜晚
我们点燃篝火
燃烧的火焰
也挡不住
满天的繁星
 
我们就沉醉了
听远方牧人把长调
低低的唱响
悠远空冥
 
就躺在这大草原上吧
心情
是从未有过的轻松
感觉
就象依偎在
母亲的怀中
 
 
课题研究探秘
 
《对呼伦贝尔草原载畜量偏低的原因探究》课题研究阶段反思
张欧文
 
本次阅历课程,我们小组选择的课题是《对呼伦贝尔草原载畜量偏低的原因探究》。在地理选修六中有一课专门讲“草场退化的防治”,其中提到载畜量与牧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决定利用本次内蒙行阅历课程的机会,主要来研究研究呼伦贝尔草原的牧草。
“牧草”这个因素,我们想从牧草的种类、分布、种群密度、草所含的营养元素含量等方面进行研究。在路上可以探究前两个因素,研究的主要方法为“样方法”,样方为用于调查植物种群数量而随机设置的取样地块。草本植物的样方标准为1平方米,所以此次我们将会在草原沿途不同地带设几个1平方米样方,探究植物种群分布比例,以及采样。
在巴彦呼硕的样方中,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①植物种群的比例为不知名禾本科细叶草41%、蔷薇科委陵菜34%、菊科茵陈蒿21%、禾本科羊草3%、蒲公英1%。其中茵陈蒿、羊草、蒲公英为优质牧草(中国草业百科)。
②本样方中植物的稀疏、矮小程度远超预期。
③由于样方处于高坡位置、强风经久不息,且基本背阳,所以土地极干旱。(用作固定样方的筷子只能下插七厘米左右)
④有土地沙化的表现。
在对本样方的研究过程中,后来我们又考虑到,此样方设置的位置在敖包景点区附近,并不是牛群经常来吃草的地方。我们需要做的一些改善:
比如:在从林区群、林牧混合区回到牧区之后, 
①寻找牛群经常吃草的地方设置样方。
②提前做准备,对分布的植物有一定辨别力。
③尽可能多设置样方,使获取的数据更准确。



 
专题采访实录
蹡蹡三人行之内蒙访谈
当导游的那些事
——来自内蒙一线的专访
 
采访人:黄为(宣传报道组)
被访问人与简介:
牛导:就职20年
韩导:就职9年
郑导:就职7年
 
采访目的与意义:
1.了解作为一个导游所需的素质,遇到的困难及有趣的见闻等等。
2.为对将来会考虑导游职业的同学们提供信息。
3.通过导游的小故事进一步了解深度草原。
 
问:请问为什么您当初会选择导游这个职业呢? 
韩导:主要是因为对旅游的热爱,所以选择了导游这个行业。觉得当导游很有意思。
问:那么当导游这么多年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韩导:刚开始经验不丰富时,很容易跑题,讲着讲着就自由发挥了......
郑导: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我以前在故宫做讲解员时,我们了解到的资料只是关于大殿的建筑形式和里面的摆设,客人想听的却是故事性很强的野史,但讲解员是不允许讲野史的。所以,这里需要对历史故事有着深刻的了解,但同时不能跑偏,也就是说,资料并不是讲解的全部,还有很多知识是需要自己积累,完备的。 
问:在您从事导游行业时,都去过哪些地方呢?最喜欢的是哪一个?
郑导:西安,青岛,海南,安徽,广西还有草原这边这些都去过。这些地方各有千秋。比如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个偏文化性的地方;海南的自然风光很美;而青岛比较强调海洋意识。通过前几年钓鱼岛的事件,可以看出我们培养了很多海洋方面的人才,但是他们认为在海上漂泊的工作太艰苦,有时一出海需要七八个月,所以很多人才就流失了。我们去青岛那里研学主要是为了让那些学生拥有海洋意识并且认识到保护自己国家领土完整的重要性。所以说,去每一个城市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让我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北京这个很富有人文气息的地方,或者山东,河南,孔孟之乡也是很不错的。
问:准备一个地方的导游词,包括记住那里的文化,故事,风土人情等等等等,做这些前期工作大概需要多久?
郑导:我是北京的导游,所以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十分熟悉北京的情况,特别是明清的历史。比如准备故宫的讲解时,我们要首先熟悉路线,背整篇的资料,包括建筑文物,宫廷故事等等。当时培训了整整一个月。但是背资料的话,大家十天左右就可以背熟了。另外,关于行前准备,我会看一些像百家讲坛这样的节目。如果去外地,我是作为全程陪同,但也会有当地的地接导游给大家讲解当地文化,而我主要负责协调大家。
 问:当导游需要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吗?刚开始会表现得比较羞涩内向吗?
郑导:这样的能力肯定是需要的。因为我很早就是景区里的导游啦,所以组织协调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锻炼。经验为我打下了地基。
问:您可以给我们讲一个当导游经历的,发生在草原的有意思的故事吗?
韩导:这个稍微有些难为情......比如说,我第一次来到丰宁坝上的草原时,有位老奶奶指着一朵小黄花问我认识吗,当时脑子很懵,一时想不起来,她笑着告诉我:“那个是金莲花,治病的。”我们走到景区的木栈道上,因为老人家是南方人,看到在自己家乡很少见的金莲花特别激动,于是就把鞋一脱,一边喊着:“金莲花我来啦!”,一边就扑通往草地里栽进去了。我出于好心想拽住她,结果力不从心被她带了下去,我俩正儿八经的接了一个吻。但是庆幸的是,老太太掉在我身上,没有受伤。还有一次是我们去呼和浩特附近的乌兰察布草原,我近视眼,没戴眼镜,所以也没有看到满地的牛粪、羊粪。我只是看到漂亮的一望无际大的大草原,就往下一躺,结果浑身粘的都是湿漉漉的,“新鲜出炉”的牛粪......后来我赶紧起身,看见一堆客人在笑我,才发现自己半边衣服都是黄的,当时是一日游,我还没带换洗的衣服,一个好心的客人把自己的睡衣给了我穿。因为这件事,脸红了两天。作为一个导游,能逗大家开心是好事,但是自己还是要多学,多看,多听,多长见识,省的自己闹笑话了。当导游还要注意的一点呢就是和游客的互动。客人会问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比如,羊的毛是卷的吗?羊是黑色的吗?羊有没有犄角?我最害怕的其实是游客问我:服务区在哪?咱们走多久了?啥时候到?
郑导:因为有的地方导游也是第一次去,还没有踩过点,所以这种路程问题是相当的尴尬。
牛导:我认为这些并不是客人的问题,还是我们本身下功课下的不足。我第一次带团时,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后来,凡是没去过的地方我一定要跟司机或者负责人一起走一遍。就拿我们这次的行程来说,莫尔道嘎到底几个景点?小火车的路线走哪条?走不走回头路?不管是上网搜,还是询问当地人,这些问题是一定要了解并确定的。这些都是一定要自己事先下功夫的,从而把自己工作做好,当个尽职尽责的导游,也更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个性绘画约稿
   
何心婉内蒙行绘画系列(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