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资讯 >> 优伙伴 >>> 正文
优伙伴
衡水中学家长绝密手记:有些事情越早明白越好!
2017-08-07 11:24:57

2017年6月8日下午,随着高考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和众多守在学校外面等待接孩子的家长一样,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我们知道,孩子的高中生活结束了,留给我们的,只是几年来和孩子一起奔跑的足迹。
求学路多坎坷
孩子的初中是在县里一所走读学校度过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基本保持在年级前列。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位当地的家长那里得到了衡中负责我们县的招生老师的电话。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招生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没想到还真看到了希望。历经诸多周折之后,孩子终于实现了进入衡中学习的梦想!
8月17日,是衡中开学的日子。从教室领了生活用品,到宿舍给孩子铺好被褥,又送孩子进了教室。
等我们离开学校再到格物楼想和孩子告别时,孩子已经坐在教室里第一排,拿出一本书在看了,从门外喊了几声,孩子没有回应,我们眼里噙着泪水迅速下楼。
孩子长大了,是该放手的时候了。
孩子到衡中后,每天都期待着他的电话。周末,我专程带着望远镜去学校围墙外观看孩子们军训,遗憾的是孩子的班级在里面训练,没看到自己的孩子,但知道孩子就在其中,心里也是暖乎乎的。
毕竟是第一次离开我们这么长的时间,孩子到家一见到妈妈就哭了。然后就向我们讲述在学校的生活,一顿晚饭吃了一个多小时。返校的时候,孩子把家里每个房间都转了一圈,眼角红红的,我们啥也不说,只是默默的和孩子一起下楼乘车去衡水。
当孩子进入校门离开我们视线的时候,我眼睛顿时湿润了。
为了不影响孩子,从此我们不刻意去衡中。孩子也逐渐适应了高中生活,每次返校都尽量提前,家已经变为身心的加油站了。
有一次晚饭后,孩子打回电话说又发烧了,问吃药了没有,说吃了好几天了,让他赶快去医务室输液。然后我们直奔衡水,给班主任打电话进入校园,孩子正在医务室一边输液一边看书,医务室里好几个孩子都是如此。看了真让人心疼。
相对于成绩来讲,身体好才是第一位。

\


文理抉择,尊重孩子兴趣
高一的第一次周测,孩子班内排名到了60多,孩子在电话里就哭了,我们赶紧鼓励,并和班主任联系,让老师给予关注。由于老师上课不能接电话,我们和老师联系都用短信的方式,短信发给哪个老师,当天准能收到回复,这让我们的心理暖暖的。
一调考试出分的晚上,孩子睡觉后,我们坐在电脑旁,不停的刷新,直到分数出来,比我们想像的要好很多。还没有高兴够,朋友一盆冷水泼了过来,说孩子暑假上预习班了,这个成绩并不十分真实,弄得我们很是紧张。
为了增强孩子对奥赛的兴趣,学校让孩子们自主选择上奥赛课,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物,听了几节课,明显跟不上节奏,果断退出。事实证明,奥赛真的是有天赋的孩子的天下,成功者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尽管现在取消了保送和加分,但奥赛在自主招生中的优势让很多孩子和家长跃跃欲试。
高一下学期分班的时候,学校放假让孩子回家和父母商量。当时按文科排名他的成绩比较靠前,孩子喜欢地理和生物,而这两科分属文理,在纠结了几个小时后我们最终选择了理科。高考改革实行新政后,这个问题就不用考虑了。
尽管孩子其他理科成绩不是很理想,分班时那些成绩远不如我孩子的学生在文科班里叱咤风云,但孩子对生物的兴趣更浓了,再加上近几年文科生录取比例连年降低,也算选对了学科,毕竟一辈子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才是最大的快乐。
不过分看重孩子考试成绩,到衡中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升入高二后,孩子依旧是那么努力,但成绩却不再稳定,各地的学霸纷纷显出超强的实力。有一段时间,看到同学们一个又一个超越自己,孩子陷入了彷徨,甚至怀疑衡中的模式究竟适合不适合自己。
一路走来,孩子的学习成绩起起落落,学号也在在单位数和双位数之间不停的转换。记得刚去衡中那会我给孩子目标是年级前500名,只要一超过200就和任课老师联系。
到高三下学期孩子一调考了年级700名后反而更加淡定了,甚至好几次调研考试后连成绩都不再查询,只是叮嘱孩子把每次考试作为查漏补缺的机会。
高中时光增长的不仅是知识
来到衡中,孩子脱离开父母的呵护,学会了独立,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包容互助。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懂得了照顾自己、关爱同学、体贴父母。
高一40公里远足,被衡中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一路走下来,不仅仅是毅力的考验,更让孩子们领略了团队精神,树立了不服输的理念。作为家长,我们在宿营地为孩子们加油鼓劲,并和好几位家长一起陪孩子走完了返程,也深深的被孩子的坚强毅力所感动。
高二成人礼活动,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对孩子的影响深远重大,当我把孩子从幼儿园到初中的老师写给他的明信片交到孩子手里时,孩子激动地哭了,我想孩子的热泪中满怀的是感恩和责任。
坚定信念 学会承担
本来想孩子去年肯定能走进大学的校门,没想到我们最后选择了复读。高考第一天,孩子下午考完数学打来电话,电话里情绪低落,原来第一场语文作文没有写够字数,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没想到第二天理综更是没有做完,两道半化学题把孩子挡在了名牌大学外面。成绩出来,果不其然。在经过了多次的家庭会议之后,我们选择了重返衡中。
7月2日下午我们把孩子送回了东校区,当时学校已经开学正在军训,当孩子换上新一级校服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和妻子都禁不住留下了泪水。
我们知道,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一年的复读时光里,我们全家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孩子有眼泪,也有欢笑;学习更加努力,成绩更加稳定,性格更加开朗,最为重要的是信念一直未变!

\
我的建议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之后,孩子被一所“985”高校的心仪专业录取。再过一个月,孩子就要离开我们,开启他的大学之旅。
在这里有几点感悟与广大家长分享,希望能对后来者有所帮助。
第一: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
在许多人眼里,初中的尖子生到了衡中就能考个北大清华,事实上,衡中汇集了那么多的优秀生源,清北交复在河北就那么点招生名额,高考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哪里有那么容易。
在衡中,我们目睹了很多大牛最后都与清北失之交臂,并不是他们不具备这个实力,而是运气差一点罢了。况且,衡中100多名的清北生中很大一部分是保送生、自招生、国防生、小语种、农村专项计划、定向生、艺术生、医学部等,真正靠实考分进线的还不到一半。
在我的眼里,能走个“211”就值得庆祝。
全省40多万的考生,能考进前一万名,本身就很优秀了。
意味着你在高考这个把年轻人分类的考试中获得了胜利,已经飞出了河北。清北交复对大部分孩子来讲,可以作为理想,可以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
清北生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可以借鉴,但不可复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要慎重选择复读
选择复读的孩子,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高考失误,没有考出真实的成绩;另一种是考出了自己的水平,但是想走更好的学校。
在主观意识上,又分为自己要复读、被家长逼着去复读。在复读目标上,又分为非大名牌不上、非“211”不上、非本科不上等等。
在我看来,失误的孩子,不要犹豫,赶快回衡中的奋进楼,是爸爸妈妈想在身边再留你一年,你的大学在明年等你。
被家长逼着去复读的,先要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复读的重要意义再去吧,没有主观能动性效果不会好。
非名牌院校不上的孩子还是走吧,一年的青春时光很宝贵,况且高考真的不确定,说没有压力是假的,像于萧那样具有强大内心复读两年考取状元的孩子毕竟是个例。
今年就有去年考上北理的孩子今年录了北航、去年录了中山今年走了天大的孩子,并没有多大进步。更令人惋惜的还有去年过了本一今年连本一线都没到的。
\
大学里不停步,相信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非“211”不上的孩子我挺你,努力一把,可能你的命运就因你的选择而改变。目前院校歧视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会长期存在。“211”高校真的是就业门槛。
有一个老乡,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毕业,本科河北医科大,毕业后去了唐山工人医院。问其为何不留北京,她说只因为河北医科大不是“211”,人家不要,就连省里的大医院都不要,她的同学本科郑州大学,留在了北京。
出身真的重要,在很多时候,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你的第一学历。
非本科不上的孩子,机会是你争取的,努力一年不后悔!如果你不相信,去看看衡中的录取结果,以4打头的班级的孩子都是复读生。
第三:要冷静地报考志愿
很多考生舍不得扔分,按照上年度最低位次报考,导致被调剂的人员增多。事实上,好多高校的优势专业如东南大学的建筑、中山大学的医学都要高出提档线几十分。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转专业上规定严格,仅限前10%-20%的学生申请,从而导致了不能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甚至有的学生无奈选择退学复读。
因此建议考生在选名校还是选专业上要兼顾,以免遗憾。报考志愿时冲一冲一定要慎重考虑,即便你冲上去也是别人不报的劣势专业,喜不喜欢更容不得你选择。
对于人大、复旦今年在某省本一线提档的案例只能当作传奇。我至今想不明白,谁家的孩子那么会掐算,刚到本一线就敢报大名校,还只对人大、复旦情有独钟。
同时,提醒家长,特别是农村考生家长,一定要好好阅读招生计划的说明页,有的家长报完志愿才知道还有地方农村专项。此外,由于地域的关系,北京、天津的高校历来是河北河南等考生报考的热点,分数线超高,如果分数不占优势,尽量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