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多雅致,这是世人对民国文化的印象,由此产生的校服文化,无不刻下了这样的视觉痕迹。
民国校服,曾以那样的容貌开始了东方素雅格调与西洋开放文化的碰撞之旅。在留存的许多民国校服图片以及文字资料可以佐证这一点。
那些黑白照片中,民国校服的别致的韵味跃然而出。
虽然它没有靓丽的颜色或极其繁复的做工,但它有青花瓷般的大国韵致,上衣的颜色多为青蓝色或灰色,领形、偏襟右衽的设计与旗袍一脉相承,配以剪裁合体的裙装,裙型多为直筒或褶裥的设计。
民国校服的配饰也较为讲究,多配以黑袜黑鞋,或白袜黑鞋。日常着装配色简洁大方,服装面料也多以天然材质为主。
今天我们能一窥民国校服的风貌,多是依据以林徽因就读的培华女中为代表的学校校服案例。
林徽因穿着的培华女中校服
例如
中西女中、圣玛利亚女校、清心女中、明德学堂等民国时期具有时代风貌的校服文化发源地,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中国校服文化不仅有了统一风格之作用,提高精神风貌的诉求,整齐划一的校服,体现了那个时期所独有的学校风格以及学生风貌。
文明新装
民国初年至20 世纪20 年代,糅合了西洋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服饰特点的文明新装在女学生中应运而生。
文明新装有别于传统的女性服饰,其形制上的特点:上衣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袄,摆长不过臀,袖短露肘或露腕呈现喇叭状,袖口一般为七寸,称之为倒大袖。衣服的下摆多为圆弧形,并在领、袖、襟等处缀有花边。
留洋女学生和本土教会学校女学生,率先穿着这种由袄子演变、变化而来的服装,被称为“文明新装”。
文明新装在女学生中流行起来,虽然还不是校服,但可以看成是学生装的先导。
在文明新装的基础上,以袄衫为基本形制,革除倒大袖,去除装饰的花边,衣料、颜色以素雅为主,这就形成了民国初年至20世纪20年代的女校校服的基本格调。
民国校服上衣的颜色多采用白色、青蓝色或灰色,或直或褶的裙子映衬出朴素而恬淡的女子风度。浅色调则能更好地凸显身材,无意间打破了禁锢,初露自由的渴望。
校服成为时代的产物,学生装成为时尚
民国校服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日渐的时代下,凸显出一种别致的文化符号。
西风东渐带来的文明,使得民国校服成为当时很多人着装效仿的对象。
女学的兴起,新文化带来的冲击,主张男女平等,标榜自由,不拘旧俗等等,使得女学生们成为当时的时尚先锋。
民国校服的另一层含义
当时能送女孩上学的家庭不仅需要家长思想开放,经济上也要有相当的实力,因为女校的收费不菲。
例如
具有百年历史的南京私立明德女子中学,当年的学生中就有很多名人之女。尽管有奖学金之类的补助,但是像金陵女子大学等数所大专院校每学年的费用也非一般家庭可以承担。
能够穿上民国校服的学生应该说家境都比较殷实,因此民国校服也糅合了风雅、有趣、中西合璧的多种元素。同时,民国校服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富有了那个时期的政治与社会含义。
如今,中国校园品牌文化已大跨步的走进校园,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国校服品牌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文化与精神影响力,陪伴和鼓励青少年奋发向上的学习习惯和审美态度,在有导向性的着装引领下愉快地度过整个学生时期。
优卡正是以这样的信念和设计诉求,将校园品牌文化延伸到学校和学生中去,让校服成为中国青少年青春岁月的见证者,从而产生自豪感。
构建中国校园文化美感的提升,让品牌起到重要的育人意义,是优卡服务与发展的根本诉求。
我们生活在当下的时代,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
文| 来源优小编
图|来源网络、yooknet
上一篇:“根深中华,创新国际”—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