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资讯 >> 优教育 >>> 正文
优教育
厉害了!京西教育品牌原来是这样打造的
2018-03-22 09:56:34

导语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门头沟区作为镇守京西的重要门户,不但有着独特的风景名胜,古老而传统的古道运河文化亦是孕育了这片灵山秀水。门头沟因98.5%的地区为山区,平原面积较少,受地域环境、人口分布等诸因素影响,整体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受到一定的制约。

举人村薪火不熄,状元户门楣生辉。近年来,门头沟区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创新的步伐,教育生态逐步得到改善,筑巢引凤一年一个新台阶。一所所优质校落地开花,一代代乡村教师“咬”定讲台不放松,一批批学生从均衡优质教育中得到实惠。

近日,现代教育报“区域教育印象”采访团走进大峪中学分校、大峪一小和大峪中学三所学校,透过三所学校的发展与变化,让我们领略这几年门头沟区是如何打造精致校园的。

大峪中学分校

改革促进发展 用诗的元素影响教育

厉害了!京西教育品牌原来是这样打造的

作为门头沟区教育改革的先驱,大峪中学分校经历了三次体制转型改革。自1998年从大峪中学分离出来后,虽几经改革,但大峪中学分校始终秉承着“把最优质的学校,放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的办学理念和职业追求,保持着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水平。

快人快语、敢想敢干、勇于挑战是校长魏芳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正是这样的性格和工作状态,让大峪中学分校屡屡成为门头沟区教育改革的试点校,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实现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如今,学校以“学生有发展,教师有成就,学校有特色”为发展目标,围绕“敬业乐群,和而不同”的理念打造了一支具有高素质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着力培养学生“明礼、求真、乐学、善思”成长思想,促进了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提升了学校发展的内驱动力。

诗歌教育是大峪中学分校的办学特色,采访团一行人走进教学楼,就被楼道和墙壁两边装饰的诗歌名句所吸引,其中既有传统古诗,也有现代诗歌;有国外著名诗人的诗歌,也有学生和老师原创的诗歌作品。为了让学生们学会写诗、爱上写诗,用诗歌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诗歌的魅力,学校成立了“山谷风诗社”,不仅聘请了多名作家诗人对学生进行指导,还以传统节假日为主题开展诗歌朗诵会等活动,鼓励学生“以诗会友”。在诗歌教育的影响下,课上,老师和同学们即兴创作诗歌相互分享教学感悟。课下,学生们用心观察生活,用诗歌记录成长,分享感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用诗的元素影响教育、践行教育,作为北京作家协会授予的诗歌特色学校,100多首师生作品上墙,30余部诗歌作品出版,诗歌不仅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深深地融入到全校师生的气质修养中。

大峪一小

科研带动创新 三维立体课程别致活泼

厉害了!京西教育品牌原来是这样打造的

采访团走访的第二站是门头沟区大峪第一小学,它是坐落于京西山脉下的一所百年名校。背靠着古老的名山定都峰,大峪一小的校园中处处充满着古朴的底蕴和灵气。在“和则日新”的办学理念下,大峪一小的师生们秉承和坚守着“知行合一 笃行于小”的校训,沉稳而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人生奠基。

以科研带动教学创新,是高瑞红校长为自己的教师团队立下的目标。高校长认为,要充分发挥骨干、特级教师的带头作用,才能让团队实现专业成长。为此,大峪一小成立了校本教研和学科特级教师工作室,不断地在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中突破创新。从最初的“和谐”课程体系,到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设计了以京西为特色的定峰课程;从转变思路,创新“五环节”教学模式,使学生发挥课程主体作用,到以“变教为学 以学促思”为主导,打造“和谐 善教 乐学”的课堂文化,在不断探索研究中,学校通过构建国家课程、实践课程、拓展性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形成了以教师、学生、资源为主体的三维立体课程,使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变得更加主动、互动、灵动,很多教师在课程研究创新中实现了自身成长,学生们也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了以科研带动教学,在管理学校方面,高瑞红校长也总是“不走寻常路”,为了培养老师们良好的师德师风,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高校长曾在学校开展过一场“为心中的好老师画像”活动,她鼓励学生拿起画笔,画出自己心目中老师的样子,让老师们通过学生们的作品,进行自我反思。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而在这所山谷深处的校园里,“知行合一 笃行于小”的师生德行、“好学、善思、博采、求真”的学风,正令这座古朴而典雅的学校充满生机。

大峪中学

打造特色品牌 山谷课程特别“有意思”

厉害了!京西教育品牌原来是这样打造的

采访团的最后一站,来到了门头沟区的“龙头校”——大峪中学。学校以“峪”字拆分的“山”“谷”二字,形成了独特的“山谷相生 自然天成”的办学理念。这独特的意义,也寄托了校长曹彦彦对自己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深厚希望,她希望学生们都能够成长为像大山一样朴质方正,像大河一样灵动清澈的人。

校长曹彦彦是一个思维灵活、敢于创新的人。上任伊始,她就“挪用”了学校的两座楼。一个是图书楼,一个是实验楼,曹校长认为,将书放在学生们身边,才能鼓励他们多读书,随时读书,因此她把整座图书楼的书都放在了教学楼的各个走廊和角落的书架上,让学生们在课间就能够借阅和翻看。同时,她还注意到,学生每次做实验都要从班级所在的教学楼走到操场边的实验楼,既不方便也浪费时间,于是她把实验室也搬到了教学楼,让学生们做实验不再“长途跋涉”,节约了师生很多课堂时间,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

正是这些“创举”,让曹彦彦校长成了学校师生中最亲近可靠的“红人”。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建设和发展为重心。“乐山、乐水、乐自然,敬人、敬事、敬学问”是她在治校中的行为准则和理念。她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亲近山水,带领着学科教师团队开发了具有品牌特色的山谷课程,将学科教学、生涯教育、德育教育等融入其中,既有生物、美术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山谷,辨识中草药的“绿野芩踪”课,也有历史、语文老师与学生一起品茶吟诗系列茶艺课,更有探寻古村落、研究地貌的综合实践课。

在学生眼中,大峪中学是一所特别“有意思”的学校,举办山地徒步迎校庆活动、组织学生自己设计服装走秀表演、到广西与专家观察研究白头叶猴、到斯里兰卡游学参观……每年毕业季的山谷篝火晚会更是成为了毕业生心中与学校和学生时代最珍贵的回忆。“一所好的学校,就是让在校生都在憧憬未来,而毕业生都在回望青春。”这是曹彦彦校长对一所好学校的理解和定义。她用自己的教育情怀,目送着一批批优秀学生迈出校门成就理想,也期待他们的每一次回眸都留有这所学校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