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市京源学校这个中等生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远远不止是个案的启示。如何理解孩子的成长逻辑、面向孩子真实需求和未来人才需要的课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该校副校长孙清亚的这篇文章带来满满的干货,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将受益匪浅。
01
案例:一个中等生给我们的启发和思考
他是一位中等生,2016年高考只考了613分(学校理科平均分617分)。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航模,中考结束的那个暑假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长白山科学考察,在原始森林活动时,遮天蔽日的树木挡住了视野,他便突发奇想:假如能换个视角,从高空鸟瞰我们的世界,必能从中获得更为整体、更为丰富的认知!回到学校后,他向学校申请成立天眼社团并且请求学校给他买了无人小飞机,找了一个地理老师当他的指导教师,一开始社团只招募到一个初一女生,从此开始他的航模探究之路,放学后、节假日、寒暑假几乎没有停过,对无人机飞行与航拍方面小有成就,他拍到了学校俯视图,他的研究成果还获得了三个国家专利,后来他以自招生面试和笔试成绩总分第一被南航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录取。
现在在南航学习如鱼得水,我们问他现在的优势在哪儿?他说他的视野比别人开阔,动手能力、演讲能力、自学能力也比别人强。京源学校给了你哪些帮助?他在初中参加的第一个社团是开心园艺,第一个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故宫报警系统石别拉。还有因为学校除了考试科目,像《通用技术》这样的课程都认真地开课了,这个课上他知道什么叫知识产权和专利,提前学习了三视图的画法,参加6次学校组织的翱翔特别论坛,第三学期课程他去过长白山、云南、泰山,参加翱翔计划并带着研究成果参加科技创新大赛,还获了不少奖。研究期间,自学了大学课本《航空航天概论》,还一直在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上慕课学习《机械原理》。
如果说这个孩子成长得比较好,就是因为这个成长过程是有逻辑的,即沿着“兴趣-乐趣-志趣-志向-抱负”向前发展,他能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地学着疯狂地玩着”,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个性得到比较全面充分的发展,他的成长也是对京源课程育人的实效性一次证实,同时也启发我们思考学校课程还能做些什么?
成长逻辑金字塔
02
未来重构: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教育永远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当今社会已经是由以“流水线”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时代过渡到以“知识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之后是什么时代呢?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告诉我们下一个时代是以“创造概念和使用概念”为主要特征的概念时代,决胜未来的六大能力即意义感、娱乐感、设计感、共情力、故事力和交响力,这些能力电脑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具备电脑无法企及的能力,才能在未来处于领先地位。
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课程供给方式仍然停留在工业时代甚至是农业时代,信息已经大爆炸,学生在学校里手机还不能普遍使用。就像计划经济一样给孩子们有计划的提供内容确定好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计划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是固化的,今天我们非常有必要像经济转型一样转变课程供给方式,由消费者即学生来主导的“市场课程”,它的主要特征是满足学生成长的真实需求、指向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当下我们可以把它命名为“生本课程”。
学校课程供给方式的变革
面向未来5年学校课程重构方向:
1) 自我认知与自主发展——k-12体系下的学习管理、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
2) 项目学习——完整主题综合学习,构建“核心教师”与“教师群组”的跨学科项目团队。
3) 自然教育——解决城市孩子“自然缺乏症”,开发在地自然四季课程。
4) 闲暇教育——开展自行车课程、健身健美课程。
5) 艺术创作——美术设计、影视创作、舞台表演(话剧、戏剧)。
6) 私人订制——智慧校园与课程订单。
7) 混龄学习——发挥k-12的优势发挥,跨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学习。
8) 混合式学习——线上与线下(O2O)的结合学习
9) 游戏化学习——引进教育戏剧和教练术等新的教与学的方式。
总之,学校教育既要面向未来实现社会期待,培养学生六大能力。更要面向学生,满足个性成长的真实需求即从兴趣走向志趣、志向、抱负,前三者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完成的教育任务,每个学生一个兴趣,100个学生100个兴趣,没有办法一一满足,只能概括性的满足,即开设丰富的生本课程,以实现我们的教育使命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生本课程开发依据
生本课程以“学生成长的真实需要和未来社会的对人的期待”为主要依据,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四件事:(1)怎样认识人与自我的关系?(2)怎样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3)怎样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4)怎样独立生活和确立志向?
生本课程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四件事
在这里有四个关键词:
一是“引导”就是引发和导航的意思,也是教育(education)的原意——就是要把学生对自我、自然和社会的好奇心、兴趣点和探究欲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出来,并且对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独立生活、确立志向和终身学习进行导航。
二是“学生”,就是这里的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是“逐步”,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要求。
四是“认识”,三大领域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认识途径有四种即科学认知、人文感悟、艺术表达和实践创新等,如果我们把这四个途径抽取出来,刚好对应各对应一个能力即创造能力和三个必备品格即求真求善求美,科学素养、人文修养、艺术气质和创造能力。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做到这四点,就是全面发展的人。以“学生成长的真实需要和未来社会的对人的期待”为主要依据的生本课程未来基本框架。
京源学生核心素养示意图
我们相信,教育已经走到这一天,真正实现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充分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打破科际,开展“无边界学习” ,把整个世界变成学生的课堂。
更多的生都能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沿着“兴趣-乐趣-志趣-志向-抱负”一路走下去,那样必将会走出许许多多的“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