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问题,是不是有种手痒想去打开搜索引擎的冲动?
这是日前在上海举行的“学习探究:始于好问题”展演活动中,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们提出来的问题。他们不仅提出了这些问题,还努力试着去回答问题。
1
你吃的“鸡大腿”是真的鸡大腿吗?
来自天山第二中学的蒋梓汐很喜欢小动物,她观察停在树梢或电线上的鸟儿发现,小鸟的膝盖都是向后弯曲的,而我们人类的膝盖则是向前弯曲的。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
好像哪里不对劲?
她翻阅了很多书籍,问了家长,都没有找到答案。有一天,她无意中在杂志上翻到一张鸵鸟的骨骼示意图,有了“重大发现”:原来鸵鸟的腿部分为三个部分:大腿、小腿和脚后跟。鸵鸟的大腿非常短,隐蔽在羽毛中,而我们平常看到的两节,其实是小腿和脚后跟!
那向后弯曲的关节哪里是膝盖,分明是脚踝!她找来更多鸟类的骨骼示意图,发现它们腿部构造基本和鸵鸟一样。“我们平时吃的鸡大腿,其实都是鸡小腿!”
真正的鸡大腿你看不见!
再看看我们平时看到的哺乳动物,其实和鸟类一样,有很多都是“踮起脚尖”走路的。
我们都是踮着脚走路的……
蒋梓汐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到,踮脚行走的动物,比如猫和狗,被称为“趾行动物”;脚后跟着地的动物,比如熊、人、猿等,被称为“跖行动物”,当然还有像马一样的蹄行动物。
蒋梓汐幽默地说:“我们人类作为跖行动物,有的时候也需要切换到趾行模式。比如说在起跑的时候,跳芭蕾的时候,大力士拉动重车的时候,小偷蹑手蹑脚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她还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下次分享给大家。
2
妈妈小时候没有网络,太可怕了!
当天共有12个同学展示了他们的11个问题。每个问题都透着童趣,但他们并不是提出问题就完了,也不是简单百度一下答案就结束,而是非常认真、严谨地努力探寻着答案。
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的董芯语是年龄最小的选手,但她的问题可一点也不小:我们的学习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董芯语在发言
她听妈妈说,妈妈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ipad,没有互联网,“真是太可怕了!”她觉得我们现在什么都有,可以在网络上参加直播课程,可以百度找各种答案,可以自学编程……连人工智能快要普及了,为什么还要去学校学习?
她采访了自己周围的老师、同学、家长,做了视频,比较今天的学习和二十年前的学习有什么不一样,总结出有些适合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有些可以在网络学习的东西。
长宁区建青实验学校的张烨和吴晨商则提出了另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我们用同样的力气去拧上和拧开瓶盖时,常常会发现,拧上十分容易,拧开时则常常会失败。同样一个瓶盖,为什么拧上容易拧开难呢?
他们研究了左利手、右利手的因素,研究了瓶盖螺旋的密度,研究了瓶子里装冷水和热水的差别,甚至研究了心理作用的影响,试图从用力方向、着力点、压强等多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3
提问,这门技艺可不能失传!
据了解,“学习探究:始于好问题”征集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学会学习科学专业委会和上海市学习科学研究所、黄浦区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共征集到好问题272个。经过三轮评审后,评出二、三等奖若干,最后遴选出一等奖和本次展演的“好问题”。
魏耀发在致辞
上海市教育学会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学习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特级教师魏耀发表示,创新型人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敢于提问,乐于探究。通过组织这次活动,希望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也希望鼓励学生在提问中积极思考,大胆提问,深入钻研,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求异思维能力。
确实,在搜索引擎如此发达的今天,要寻找答案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提问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要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空间、信任和引导,这样,“提出一个好问题”这项技艺才不会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