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资讯 >> 优伙伴 >>> 正文
优伙伴
“最牛国际班”是怎样炼成的?
2018-01-17 10:43:45

导语

2017,3个哈佛,22个藤校!

2018早申请,2个耶鲁,9个藤校!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连续多年以出色的成绩,被圈内人称为“最牛国际班”!

不过,低调的实验中学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谈及他们的办学经验。

近日,在由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全球青年共同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美国柯斯理教育集团协办的首届“中美基础(高中)教育研讨会”上,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李晓辉,首次“曝光”了他们的办学经验:把抓高考的经验用在了办国际班上。

让观教君更受启发的是,李校长在演讲中所分享的中美教育的差异——“中美教育最本质的差别,从这一对词可以找到:自主和控制”。

正如任何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高明的教育并非固守一端,而是立足于各自的现实、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这或许才是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何以“牛”的秘密。

经作者授权,“京城教育圈”推荐分享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副校长李晓辉的这篇演讲。

实验中学每年高中毕业生将近500人,从结果看,大概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申请国外大学,主要是美国大学,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参加国内高考。参加高考的三百多个学生中,在北京大家习惯用上清华和北大的总人数描述这个学校的概念,我们每年是70人到80人进入到清华和北大。

实验中学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申请国外的大学,现在可以自豪地说,美国前五十名大学和排名前十的文理学院里都有实验中学的毕业生!今年的ED结果也刚刚出来,目前已经有两个耶鲁、一个哥伦比亚、四个芝加哥大学等等。

“最牛国际班”是怎样炼成的?师大实验副校长说出了背后的秘密

作为一个学校来讲,或者作为中国的高中,到底是怎样培养学生的?我想可以跟大家说一个概念,我们在办国际班的时候有一个说法:要把抓高考的经验用在办国际班上!

大家会问,抓高考的经验是什么呢?太多了!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跟美国的教育,包括加拿大和德国的教育相比,有哪些优势呢?那就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本身的制度太强大了,以至于它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

比如,我们知道清华北大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但是想进清华北大,得有一个“通关文牒”——就是高考的分数。我们一方面得给孩子的社会生活做准备,一方面还得帮孩子把通关文碟拿到。

中国教育有一个体系,就是如何取得高考高分。这里有一个经验,叫“抓两头促中间”。所谓两头就是,一头是资优生,另一头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我们会给资优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但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不是一般的控制,基本都是属于老师去盯着这个学生,天天盯着学生学习,任务的落实都是老师完成的。把两头抓好了,中间的孩子自然着急了,就跟着进步了。

“最牛国际班”是怎样炼成的?师大实验副校长说出了背后的秘密

我们把这个经验挪到了国际班。所谓资优生,这些孩子选择国际班是希望有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我们就给资优生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在发挥空间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是放任不管的,而是给他更多的激发和引导。

我们曾经说过一句话,在实验中学国际班的孩子,成长最快的时间就是高二暑假刚过的那段时间。那个时候,因为他要着急申请ED,要写文书。用孩子自己的话说,写文书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发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自己的潜力到底在什么地方,我到底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不断地来拷问自己。

有的孩子第二天提交文书,头一天还在改文书,因为觉得没有把自己的潜力挖掘出来。但这件事,完全靠孩子是很难的,靠家长和孩子沟通也是很难的,必须得靠有经验的并且不是所谓的学术和工作经验的人跟他进行挖掘。为什么不能是一个学术和工作经验很高的人跟他进行挖掘?因为他会给孩子限制,会把他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只有“有经验并且不是所谓的学术和工作经验”的人去和孩子沟通,孩子才会不断地被挖掘出来。当孩子被激发出来之后,他们会觉得这一个暑假就相当于前十几年做的总结和提升一样,潜力会被无限的激发。

“最牛国际班”是怎样炼成的?师大实验副校长说出了背后的秘密

另外一方面,对于中国的孩子和海外的学生而言,申请美国大学,有一个门槛是标准化考试。我们学校对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要求极高,每位同学入学会签书面协议,如果你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比如托福不到95分,就要跟自己说我不是实验毕业的。考到95分,孩子就知道会把这作为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有的孩子确实学习习惯基础和能力不够,所有的学校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同学入学时都是达标的,但是出口要求都要达标,所以就要像国内抓高考成绩一样,对基础弱的孩子,我们要盯着他去读外语背单词,要去准备考试。用这样经验使得学生整体情况可以得到提高。

中美教育最本质的差别,从这一对词可以找到:自主和控制。自主是指这个人自主的发展有想法,控制是指能够控制让对自己发展无关的干扰变得越来越少。自主和控制度的把握,非常难。

“最牛国际班”是怎样炼成的?师大实验副校长说出了背后的秘密

▲实验中学校园一角。

中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在很多地区,为了抓成绩用最简单高效的办法,就控制。因为控制能够解决问题,不管学生心里怎么想的,我用一套行为规则保证你按照我的行为规则走,控制做得非常到位。但是,只做控制,不讲自主,那么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在中国的高中是三年,在这三年学校控制的很好,但是三年以后就可能会出现问题。很多的孩子在中学非常好,进入名牌大学,到大学以后却会因为考试不及格被退学。原因就是大学没有人控制他了。所以,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效问题,但是孩子并不是喜欢持续性地做这个事情。

对应中国的基础教育,我们是极力地规避控制带来的负面作用,但不是没有控制。反之,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在自主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但可能在控制方面概念就不好接受。

“最牛国际班”是怎样炼成的?师大实验副校长说出了背后的秘密

▲实验中学校园一角。

我们国际班一直在讲,我们有一个认为自己度把握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给国际班学生更多自主选择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但是对不同类型的孩子,加以适当的引导,通过度来把这个问题解决。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再往前引申,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叫做真教育,真做教育。两真,做真教育,我们的解读是按教育规律做教育,按人的成长规律做教育。

反过来说,一所学校的追求,如果只放在追求学术或追求分数上,实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缺失了很大一块,所以我们学校一直在想,从学校的角度就应该不只是给学生学术,还应该给学生更多的东西。比如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很有意思,是建国初就提出的,让学生学四会: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

为了让孩子会生活,我们开了一些有意思的课,体育、艺术、劳动技术课,都非常火热。比如我们的培养目标还会提到,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英才。我们对英才的解释是,在你所在的领域是领军拔尖人才。这句话是给我们认为高端学生引领,让他有更大的格局和更高情怀,如果你是领域的拔尖人才,你在国内就是国家的顶尖人才,如果在地球就是地球最顶尖的人才。现在很多孩子都看过《三体》,你就要承担一个责任,将来得为星球做贡献。这样,学生就会从个人成长过程跳出来,想更多的事,做更多的事,走得更远。

昨天,有一个学生说,他说他在国际班最大的体会,就是不要给自己限制,不要给自己太具体的目标,因为目标和限制就会把你控制到一定的度上,潜力就不会发挥出来。我觉得,这句话放在中美教育上,也是一致的,都是想办法可以激发孩子自身的潜力,看他自己能走多远。因为从父母的角度来讲,不管孩子将来成就到什么程度,都是自己心中最好的孩子!谢谢大家!